雨中寻梦到徽州

时间:2024-04-28 03:17:52来源:思钊快讯网作者:休闲

原标题:雨中寻梦到徽州

雨中寻梦到徽州

( 2022-04-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在宏村南湖,雨中学生们正画着眼前的寻梦风景。 黄西蒙摄

黄西蒙

3月31日,到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徽屯溪主持阿富汗邻国与阿临时政府首次外长对话会。雨中屯溪因而吸引了世界的寻梦目光。

以屯溪为代表的到徽皖南风情呈现着浓郁的徽派风格,从古至今,雨中此处都是寻梦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到徽宝地。最近我在屯溪、雨中歙县、寻梦黟县、到徽休宁多地旅行,雨中感受到皖南风情的寻梦独特魅力。

雨雾中的到徽黄山

屯溪是黄山市区,平静的新安江穿城而过。暮色降临后,熙熙攘攘的人群涌上街头。黄山市基本没有工业,主要经济收入都靠旅游,因此当地生态环境极佳,长年空气质量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漫步在黄山市街头,会让人感慨这是休闲宝地,尤其是久居大城市的人,来到黄山可以暂时放下繁忙与忧愁,调养身心。

黄山风景区如今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旅游景点。古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正是对黄山风景的真实赞叹。事实上,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这“五绝”,就足以让黄山获得“天下第一奇山”的称号。

很不巧的是,我登上黄山的时候,正逢天降大雨,也因此看到了不寻常的黄山风景。当个体置身于雾气弥漫的山林中,如同踏入仙境,自己也与整座奇山融为一体,天地在此都化成了白色的世界。

举世闻名的黄山迎客松,在山雨水雾之下,变得更加遒劲有力。迎客松有超过800年的历史,不仅是黄山的象征,也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当地设置专人呵护迎客松,对其健康状况也会定期检查。

以迎客松为代表的黄山松可以在严寒酷暑中生存,甚至能从石头缝隙中生长出来,它向阳而生的姿态,被历代文人墨客赋予了特别的精神:有强劲的生命力,在风雨与时光面前,它一直傲然挺立。

在黄山上下,我也看到一些与迎客松外形相似的松树。它们大多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笔直的躯干刺向天穹,而另一侧则向着阳光长出枝叶,显出昂扬向上的生命力。

置身于雨中的黄山,远方的群山在浓雾中时隐时现,近处的奇石笼罩了层层纱衣,更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即便是乘坐缆车,想达到黄山的光明顶,登上这座海拔1860米的高峰,也需要徒步几小时。

光明顶上有一座天文台,旁边还有一处观景台,可以在此观赏黄山的奇境。不过,因为当时暴雨如注,山顶气温很低,远方的奇石峻岭十分模糊,只有近处的陡崖与奇松在雨帘中展现着独特的身姿。

其实,即便在晴空万里之时,黄山也经常云雾缭绕,仙气飘飘,正是这种模糊的视觉效果,让黄山的风景有了某种“欲说还休”的味道,也让人更加回味无穷。探访徽州古城的踪迹

位于黄山市区东北部的歙县,是徽州古城所在地。这里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往今来交通要道。这块2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上千年的历史故事。从秦朝开始,就有人在此定居,唐代之后,居民增多,文化繁盛。如今,徽州古城已经开发成了比较成熟的旅游区,但仍有很多居民住在里面,老街小巷中,尽是岁月淘洗的痕迹。

我从徽州古城西门进入,很快便看到许国石坊。这是一座石头牌坊,上面有“大学士”三个大字,故又称“大学士坊”。与常见的“四脚牌坊”不同,它有八根立柱。实际上这座牌坊更像是中间镂空、没有穹顶的矩形建筑,其形状在中国的古牌坊中独树一帜。

据说这是为了纪念许国而建的。这位明朝重臣出生于歙县,在嘉靖四十四年考中进士,后来做到武英殿大学士,曾参与云南大小金川平叛,对朝廷立下了功勋,其文武成就都很高,谥号文穆。

许国的故事只是漫长而灿烂的徽州文化中的一个历史瞬间。

徽州地处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因为山地多,水资源丰富,古代有些躲避中原战乱的人就选择定居于此。隋唐之后,徽州文化走向兴盛,明清时期更是鼎盛,不论是徽州的诗词歌赋,还是笔墨纸砚,都是文化之精华。更不必说徽州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园林之中都有一席之地。还有走遍天下的徽商,传播了独特的徽州文化,也提升了徽州的知名度。

其实,在今天的行政区划中,并没有一个“徽州市”,徽州更像一个文化地理观念。文化地理意义上的徽州,包括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六县,但如今绩溪已经划给安徽宣城市,婺源划给江西上饶市。虽然徽州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元,没能完整地继承古代的“地盘”,但其文化认同感一直存在。

宏村古村落

黄山市下辖的黟县,有徽派建筑风格集萃地宏村。早在南宋时期,宏村就已有人烟,此后数百年,不论外部是否战火纷飞,宏村都是平静的港湾,当地建筑因此免于战火的破坏,让不少历史传统保留下来。

从宏村西门进入,就看到一群学生坐在南湖之畔,对着眼前的南湖书院与清澈的湖水,在画布上泼墨涂彩,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作由此产生。来写生的年轻人大多来自周围的学校,而他们的画作,也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欣赏。

踏着石头搭成的小径,我来到南湖书院门口,这是宏村最知名的建筑之一。南湖书院是典型的皖南风格建筑,清代嘉庆年间,志道堂、文昌阁、会文阁、启蒙阁、望湖楼与祗园,共同组成了这座书院。虽然如今这座建筑已经长出了岁月的痕迹,但昔日前辈们的琅琅书声,似乎犹在耳边回响。如今生活在互联网喧嚣世界里的我们,恐怕已经很难想象在书斋里平静读书的感觉了。当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从古典的“与天地融为一体”,到如今工具化的读书模式,割裂自我与自然关系,再看到南湖书院这样美妙的景象,是不是有种失落感呢?

隐逸之美

黄山市有不少古村落,有些古建筑遗迹尚存,有些只留下古香古色的地名。但是,即便是古地名,若能亲临现场,也能从风景中发现不寻常的踪迹,汊口村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的汊口村可谓文化繁盛:有进士程珌,《宋史》专门为其列传,还有武状元程若川,在南宋抗金历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不过,今天的汊口村已经没有这些历史名人的遗迹了。这是一个平静的村子,却很有上世纪乡村的感觉。你可以感受某种古典而宁静的气息。置身其间,我忽然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陶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生活区域距此并不遥远。或许,陶渊明也曾听人说起这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向往的田园生活,难道不也是今天的我们,面对纷扰世事时渴望寻求的世外桃源吗?虽然普通人难以达到隐逸的状态,但从繁华都市中偶尔抽身出来,在寻访古迹的路上,邂逅汊口村的隐逸之美,也是一次返璞归真的奇妙之旅。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